對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合作企業(一般為合伙型合作企業)有特別明確的規定
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合作企業,合作各方可以在合作合同中就投資各方或者提供合作場所的占有、使用和管理方式、收益分配、民事責任等方面作出明確約定。在設計中作出明確規定時應注意:
1.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合作企業一般為合伙制合作企業。其投資者對償還企業債務承擔無限法律責任。從理論上講,他們的法律償還責任不能只限于他們各自作為企業注冊的公司所提供的投資或合作。因此,在簽訂合作項目管理合同時,通過投資者的信用來規避合伙企業中的無限法律責任是違憲的。
2.就企業的組織而言,合作企業采用合伙方式時,中外合伙人可以成立聯合管理組織,決定合作企業的根本問題。在聯合管理機構中,一方擔任聯合管理機構的副主任,另一方擔任主任。聯合管理機構可以根據需要負責企業的管理,也可以委派或聘請董事長負責合作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董事長對聯合管理機構負責。
3.早期投資恢復的問題。
(1)先回收投資的方法
《合作項目企業管理法》明確規定,合作期滿后,如果合作企業的人民幣全部無償歸美方,允許外方在合作期間提前收回投資。在實踐中,外國投資者可以通過三種方式提前收回投資:第一,從企業凈利潤收入中重新分配更多,大幅減少;二是經財政稅務機關批準,外國合作者繳納合作企業投資的凈利潤回收;三是經稅務機關批準從人民幣折舊費中回收。在實踐中,很少使用第一種方法。通過擴大外方收入分配比例,外方可以在合作期間提前收回投資。需要注意的是,在合作合同中,應具體擴大分享比例的時限。如果到期后外方獲得的限制性利潤不足以收回投資,且美方不同意繼續延長擴股期限,則補交的利息只能視為外方的投資可能性。
(2)責任承諾
在合作企業存續期間,合作各方根據合同重新分配產品或利潤,并分擔可能性和損失。即使根據合作合同,外方合伙人在合作期間提前收回投資,該集團公司的登記也免除外方合伙人在收回投資后對合作企業的責任。由于集團公司注冊,收回投資后,外方合伙人應對合作企業的負債負責或要求外方提供適當的資金擔保,或者合同中約定外方收回投資后,合作企業不得減少投資或減少注冊資本,以防止一切可能的法律責任轉嫁到美國,保護債務人的個人利益。
(3)外匯儲備的可能性